洞察 / 城市

设计如何打造城市公平?

探索以公共交通为导向(TOD)的城市发展模式如何助力建设更具包容性的社会

梁应杰,副首席执行官
王蕾雅,建筑研究员
2023年10月

摘要

“城市公平”的理念源于“追求公平”,这一追求主要通过平衡政治、社会和经济机会来实现。随着城市的增长,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如果不加控制,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可能导致交通拥堵、污染和不平等现象的产生。

紧凑、规划良好的城市能带来更好的健康,同时能够减少排放并且降低经济成本。那么,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OD)如何融入这一叙事呢?

值此世界建筑日之际,本文将从新加坡纳福城(Northpoint City)的视角,来探讨TOD在创建公平城市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城市公平的定义

在哥伦比亚第二大城市麦德林举办的第七届世界城市论坛的白皮书《在发展中实现城市公平——生命之城》指出,对于全球日益重要的“城市公平”概念有着许多不同的含义和方面。

公平的共同基础是公正。要想实现公平,需要在本地和全球范围内,实现政治、社会和经济方方面面的资源平衡。

在发展中实现城市公平 — 生命之城1
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

城市公平是城市中各方均衡竞争的终极目标。它确保无论社会和经济地位如何,每个人都能从城市的资源、机会和繁荣中获益。由于城市的紧凑安排,城市生活往往会突显社会中的财富不平等。然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作为高效城市系统的一部分,中和了这些差距,为设计真正公平的城市铺平了道路。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强调,实现真正公平的城市的第一步是通过“移动的、高质量的、安全可靠的大众运输”,采取“可持续、公平和全面的方式”来处理城市中的交通问题。然而,要实现城市公平,需要的不仅仅是公交系统。

真正公平的城市不仅提供良好的交通,还需提供常被忽视的土地、基础设施和便利设施的良性使用范本,这在较贫困的社区尤为明显。

城市公平的正确表达:TOD 3.0标准2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

城市化与不平等 

到2050年,全球70%或更多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中。若规划不善,城市化可能导致交通拥堵、犯罪率升高、污染严重、不平等加剧和社会排斥等现象。在欧洲,与交通拥堵相关的污染带来的医疗费用约为790亿美元,涵盖了因拥堵造成的生产力损失、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公共卫生方面的投资3

世界资源研究所发现,基础设施的不均等获取,对人们的生活、生计和长期前景的影响,要比收入差异带来的影响大得多。一项对300多对双胞胎进行的比利时研究报告显示,生活在“更绿色”地区的儿童智商相对较高4;而《科学进展》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有机会接触绿色空间的人平均生理年龄比有限接触的人年轻2.5岁5

服务获取上的不公平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优质服务和劣质服务之间持续增长的差距被称为城市服务分歧6,前者在诸如卫生设施、交通、清洁和稳定的电力、安全且经济的住房等日常活动方面拥有更高、更好的获取条件;这些可以转化为更好的生产力、更繁荣的生活和更优质的健康,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生活质量。

协调、互联、紧凑的城市 

生活在更为紧凑的城市中的人通常具有更好的健康表征。在美国,城市扩张的成本保守估计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7,人均排放量是高密度核心城市的2到2.5倍。每年因交通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50亿美元,包括生产力下降和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联通且紧凑的城市可能会在2050年实现高达17万亿美元的经济储蓄,并在未来15年内每年减少高达3.7吉兆吨的二氧化碳等效排放8

紧凑的城市,每平方英里拥有更密集的路口,能够鼓励人们更多地步行,因为更便利和多样的商店门面使得散步更具趣味和愉悦。根据《交通与健康杂志》的数据,城市密度达到每平方英里141个路口的12x12城市网格,若应用于整个城市,将有助于提升市民的健康水平;相比于每平方英里81个交叉路口的9x9城市网格设计,前者能够整体减少33%的肥胖率、42%的糖尿病发病率、13%的高血压患病率以及19.7%的心脏疾病发病率9

在《可步行城市规则》一书中,作者杰夫·斯贝克(Jeff Speck)指出,“步行性”和“骑行性”是帮助在日益不平等的社会中实现公平的最有效工具之一10 。这为“15分钟城市”奠定了基础,将家庭逐步置于城市空间关系的中心地位。

构建公平城市的框架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63年关于新加坡增长和城市更新 的报告11中指出,繁荣的中央商务区(CBD)必须不仅对有车一族提供便利,也应让所有收入群体能够轻易到达,即使低收入人群居住地较远,也要有经济且快速到达CBD的途径。这奠定了新加坡大规模捷运交通(MRT)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决策基础。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开发了一套路线网络,将不同的交通服务整合成一个统一的乘客运输系统,连接岛上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空间。这种长期规划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使得新加坡能够实现目前的“20分钟城镇、45分钟城市”的愿景,人们居住在自给自足的社区,便利地获得日常必需品,并通过一个综合的交通网络高效地在城市中移动。

城区共协三大因素 — 移动性、便利设施和身份平等

TOD类似于一个综合城市空间,通过紧凑的城市布局,将人群、建筑、活动和公共空间整合在一起。通过高效的多模式交通连接网络,TOD实现了包容和公平地为所有人提供便利。我们通过纳福城的案例重点介绍了城区共协的三个因素,这些均衡因素对于“通过设计创造公平城市”至关重要。

流动性平等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一个人的通勤时间是影响其摆脱贫困可能性的最重要因素12 。如果无法获得可靠和高效交通选择,就严重削弱了个人获取就业机会、接受教育、医疗设施和服务的能力。这可能加剧低收入社区在健康和财富结构上的不平等。相反,一个为所有收入群体实现流动性平等的交通系统将提供高质量的多模式流动性选择,同时通过减少空气污染实现清洁和可持续的环境,并通过增强与机会场所的连接性,最大化经济机会 13

纳福城的移动性平等可通过相互连接的环线来体现,这些环线提高了与周边区域和交通节点的连通性。

纳福城(NPC)项目位于义顺中心,1992年由SAA完成改进。它整合了一个巴士换乘站、义顺中央社区俱乐部(首个位于购物中心内的社区俱乐部)、一个带有干湿分离游乐场的屋顶社区花园、义顺公共图书馆,以及位于购物平台上方的920户公寓。

互连环路的概念改善了与周围地区和交通枢纽的连接,增强了现有商业活动,丰富了社区活动并活跃了社区生活。两个无缝的环路通过整合交通、零售设施和公共空间,提升了居民区的流动性:一个是连接纳福城和义顺地铁站的零售环路,另一个是连接购物中心、巴士转换站、市中心、市政广场和市政花园的社区环路。此外,这些环路将纳福城的活力延伸到更广阔的义顺社区。

多模式交通枢纽通过统一步行网络,在地下和地面分别建立连接,通过天桥将设施集中在一起,融入更广阔的公园连接网络(PCN), 为所有人提供便利的出行选择。

这些全天候连接使人们可以在回家、上班或换乘通勤的途中轻松获取日用品。义顺综合交通枢纽内的“心脏核心区”促进包容性出行,使老年人和认知障碍人群能够独立生活,并在社区内安享晚年。其他包容性功能包括:为有需求的人在巴士站台之间提供优先排队和预留座位区。通过与现有义顺市中心的人行天桥和市政广场的整合,进一步增强了与现有城市结构和社区的连通性,使所有的人都能轻松快速地使用交通服务和新便利设施。这种多模式连接扩展了居民前往整个岛屿和公园连接网络的选择,同时仍然能在他们现有的邻里中心轻松获取日常必需品。

便利设施平等

“从本质上讲,这些都是亟需满足的基本需求:人们需要良好的照明、清晰的路线、安全的街道,便利的设施如公共厕所、饮用水。这听起来非常普通,但真的很重要。对一些人来说,这只是锦上添花,但对其他人来说却是必需品14。”

埃娃·凯尔Eva Kail
专注于城市中性别敏感规划的战略城市规划师

可步行的混合用途区历来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模式。然而,新冠疫情使“锦上添花”的15分钟城市已然成为了公平城市化转型的紧迫需要,即所有必要的设施都得在距离家中很近的步行、骑车或公共交通车程内。在封控期间,对第三空间的获取尤其重要,因为人们必须呆在家里以规避传播感染的风险。

几个公共绿地位于纳福城附近,一步之遥,提供多种生活体验:或在广阔的自然绿地义顺公园慢跑,或到义顺池观鸟,或漫步义顺中央社区公园和义顺花园,未来还将与义顺中央社区俱乐部相连。

作为从更大环境中第三空间的延伸,公共和私人住户的社交联系空间在纳福城内交织在一起。街对面电梯的设计意图是将公共空间延伸到全天候可进入的共享屋顶空间,为公众提供更广泛的路径。屋顶上的游乐场可以由公众和私人住户使用,将不同经济背景的儿童聚集在一起。第三空间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提供全天候使用,还在于确保提供休息场所,如各种座椅和安静的放松空间、太极广场供公共锻炼,以及在屋顶整合的基本便利设施,如洗手间等必要设施,供所有人使用。

纳福城内交织着为公共和私人住户提供社交联结和休息的空间。

优秀的公共空间不是由设计造就的,而是由使用它的人创造的。公共空间不仅需要可用,还需要通过细致的营造场所的措施激活,以确保持续使用,因为“最能吸引人来的始终是其他个体”15。纳福城是首个将社区中心与购物中心融合的项目。通过重新思考社区中心的设计,并将其整合到高度可达的多模式交通枢纽中,使更多人能够参与中心的活动。通过设计一个自然通风、开放式的天空露台贯穿整个社区中心,学生和公众可以利用各种座位和会议场所,舒适安静地学习或放松,享受绿意。

身份平等

在私家车普及之前,社区的“地方感”通常围绕交通站点自然形成16

凯利·吉尔曼Kelly Gillman
CRSA日报

一个稳固的身份感建立在对社区的积极参与之上,能够使人们更健康、更快乐。社区身份通常植根于对地方的依恋,这种依恋基于对(社会化)遗产/遗址的记忆和熟悉环境的认同 15。这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地域认同,它将地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社交互动和活动联系起来,培养出一种归属感,而步行性则有助于创造安全和充满活力的街头生活。城市的形态需要强调地域认同和人们的体验,以确保公共空间的更新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

纳福城的立面通过更绿色、更健康的环境和更清洁的空气,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为积极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条件。

尽管根植于传统,身份认同也需要不断更新、焕发活力,并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新老居民不断产生新的链接。义顺是2007年被选中进行新加坡政府“城镇重塑”计划的三个核心城镇之一,这是建屋发展局倡议的一部分,旨在对存量地产进行改造、满足社区不断变化的需求。这是利用该地点独特遗产的机会。城镇广场地板上的传统标记讲述着义顺的历史故事,而学龄前儿童在日常游戏中使用这些标记,潜移默化的将传统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步行可达性”最大程度地增加了居民之间的重要社交联系,每天都让他们更加亲近,不仅提升了区域内的身份认同感,还建立了更为牢固的相互联系。以义顺公园为中心,这条“绿色项链”为各个年龄段的人提供了活跃和多样的活动场所。

纳福城的变化特性涵盖在社区建设的方方面面中,郁郁葱葱的绿色立面蔓延在各个建筑和设施中,从社区中心旁安静的学习角落,到花园小径,到裙楼和塔楼,最终到达有着多样便利设施公共屋顶。这个特色外立面通过提供更绿色、更健康的环境,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起到了作用,为纳福城内部和周围的居民创造了积极的生活方式,鼓励老少居民积极参与生活。

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OD:可持续和公平城市的基础 

对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和机会的获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也是实现更公平和可持续未来的决定因素。尽管随着更高的开发和基础设施成本不可避免地带来价格溢价,但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OD)模式有助于确保高效的出行选择,且是大众负担得起并易于获取的,让每个人都能独立且安全地在城市环境中自由行动。TOD使得人群、日常必需品和便利设施的共同聚集确保了这种便利性不仅使综合发展的居民受益,也使更广泛的现有社区受益。

对于现有居民来说,公平的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OD)提升了他们获取工作和经济的机会,并不断支持着社区内的本地企业的发展,也保留和发展了独特的身份认同,培养社区内所有居民的归属感。

如果不开发和采用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我们周围的快速城市化只会扩大人群之间的差距。公共交通导向型(TOD)开发模式提供了一种高效、紧凑、有韧性且公平的城市解决方案。

摘要

1 UN Habitat. (2014). Urban Equity In Development — Cities For Life. [link]

2 Institution for Transportation & Development Policy. (2014, July 24). This Is What Urban Equity Looks Like: The TOD Standard 3.0 – Institute For Trans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 www.itdp.org. [link]

3 Fleming, S. (2019, February 19). Commuters In These Cities Spend More Than 8 Days A Year Stuck In Traffic. World Economic Forum. [link]

4 Bijnens, E. M., Derom, C., Thiery, E., Weyers, S., & Nawrot, T. S. (2020). Residential Green Space And Child Intelligence And Behavior Across Urban, Sub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Belgium: A Longitudinal Birth Cohort Study Of Twins. PLOS Medicine, 17(8), e1003213. [link]

5 Kim, K., Joyce, B. T., Nannini, D., Zheng, Y., Gordon-Larsen, P., Shikany, J. M., Lloyd-Jones, D. M., Hu, M., Nieuwenhuijsen, M. J., Vaughan, D. E., Zhang, K., & Hou, L. (2023). Inequalities In Urban Greenness And Epigenetic Aging: Different Associations By Race And Neighborhood Socioeconomic Status. Science Advances, 9(26). [link]

6 Mahendra, A., King, R., Du, J., Dasgupta, A., Beard, V. A., Kallergis, A., & Schalch, K. (2023). Seven Transformations for More Equitable and Sustainable Cities. Publications.wri.org. [link]

7 Haddaoui, C. (2018). Cities Can Save $17 Trillion by Preventing Urban Sprawl. www.wri.org. [link]

8 The 2018 Report of the Global Commission on the Economy and Climate. (2018). The New Climate Economy. [link]

9 Marshall, W. E., Piatkowski, D. P., & Garrick, N. W. (2014). Community Design, Street Networks, And Public Health. Journal of Transport & Health, 1(4), 326–340. [link]

10 Speck, J. (2018). Walkable city rules : 101 steps to making better places. Island Press.

11 Abrams, C., Kobe, S., & Koenigsberger, O. (1980). Growth and Urban Renewal in Singapore. Habitat International, 5(1-2), 85–127. [link]

12 Chetty, R., & Hendren, N. (2015). The Impacts of Neighborhoods on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Childhood Exposure Effects and County-Level Estimates. [link]

13 Sanchez, A., Creger, H., & Espino, J. (2018). Mobility Equity Framework How To Make Transportation Work For People Environmental Equity. [link]

14 Gardiner, J. (2021, June 17). Can Design Make Cities More Equitable? The Possible. [link]

15 Project for Public Spaces. (2010, January 3). William H. Whyte. Www.pps.org. [link]

16 Gillman, K. (n.d.). How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Can Transform Community Placemaking. Www.crsa.com. Retrieved October 2, 2023, from [link]

17 What Makes Public Places “Ours?” (2014). Arch2O.com. [link]

版权所有: 2024 SAA 建筑设计有限公司